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熱分布規律
湖南省地熱資源分布規律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地大熱能 發表時間:2021-10-26 11:44:35瀏覽次數:4976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洞庭湖之南。湖南省地形東、南、西三面為山地、丘陵,中北部為丘陵性盆地。湖南西北部統稱為湘西山地,山脈多呈北東-南西走向,一般海拔1000m以上。雪峰山是資水與阮江的分水嶺,構成了湖南省東西兩部分自然與經濟的分界線;武陵山區的張家界,有獨特的砂巖峰林景觀,山勢磅礴,奇峰險峻,怪石嶙峋,景色迷人。湘南山地主要有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諸廣山等,統稱南嶺,一般海拔在1000~1500m,其中海拔2042m的八面山是省內最高峰。南嶺是長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多為花崗巖類或碎屑巖類組成。湘東山地的幕阜山、連云山、武功山、萬洋山等,多為花崗巖類組成,一般海拔500~1000m,是洞庭湖流域和鄱陽湖流域的分水嶺。湘中一帶,丘陵、臺地廣布,且多由碳酸鹽巖組成,海拔一般低于500m,向北過渡為洞庭湖平原。沿河谷及臺地之間,有許多雁列式盆地,以衡陽盆地最大。高聳于丘陵臺地之上的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m,山勢雄偉、風景秀麗、古跡眾多,為我國名山“五岳”中的南岳,是著名的旅游避暑勝地。
湖南省地跨東亞大陸新華夏系第二復式沉降地帶與新華夏系第三復式隆起地帶的南段,位于南嶺緯向構造帶之北緣。南嶺緯向構造帶連同中、北部出現的區域性東西向構造帶,近乎等距性地橫貫湖南全省;東、西兩部分別為新華夏系第二復式沉降地帶及第三復式隆起地帶斜貫全?。恢?、南部發育弧頂朝西的祁陽山字型構造及經向構造體系。它們共同組成了湖南省主要的構造體系格架。
4、湖南省地熱資源分布規律
4.1與活動斷裂帶的關系
從省內溫泉出露的構造背景看,幾乎所有溫泉都與斷裂有關,而且大部分溫泉沿活動性斷裂呈串珠狀分布。湖南省地熱資源呈NE向分布的基本特征,受NE向和NNE向斷裂控制,產出于區域主干斷裂上盤的一定范圍內,特別是構造復合部位,常為地下熱水匯集出露處。主要控熱的區域斷裂有:1)花垣-永順-桑植斷裂,是分割揚子陸塊與雪峰弧形構造帶的區域性逆沖走滑斷裂,控制了湘西慈利-桑植-鳳凰地熱異常區地熱資源的分布;2)靖縣-溆浦-常德斷裂,是雪峰山東緣與湘中凹陷的分界斷裂,控制湘西南隆回-洞口-武崗地熱異常區的熱泉,如隆回金橋溫泉、司門前溫泉;3)新寧-婁底-寧鄉斷裂,是縱貫湘中地區的走滑伸展斷裂,控制了望城-婁底地熱異常區的溫泉;4)連云山-雙牌斷裂,由早期的逆沖推覆變為晚期的伸展走滑型斷裂,長沙-株洲-雙牌地熱異常區即發育于該斷裂帶上盤;5)臨武-郴州斷裂,為伸展走滑型斷裂,控制安仁-郴州-臨武地熱異常區的溫泉,多呈串珠狀展布于活動的走滑斷裂上;6)汝城-桂東斷裂,區域性的伸展走滑斷裂,熱泉主要分布于大斷裂帶的上盤及斷裂的復合部位,如汝城熱水圩溫泉出露其中。
4.2與巖性的關系
湖南省地下熱水主要賦存于巖溶裂隙層狀、脈狀含水層和花崗巖構造破碎帶中。巖溶裂隙層狀、脈狀熱水層,主要見于湘西北及湘中南地區碳酸鹽巖中。湘西北主要賦存于中上寒武統、中下奧陶統和下二疊統碳酸鹽巖中;湘中南主要賦存于上泥盆統、石炭系和下二疊統碳酸鹽巖中?;◢弾r構造破碎帶脈狀熱水層,主要出露于花崗巖地區斷裂發育地帶,斷裂裂隙為主要導水、儲水構造,含水較豐富。
5、其他
上一篇 > 陜西省地熱資源分布規律
下一篇 > 江西省地熱資源分布規律